国产福利在线观看|武侠古典 91 色综合|亚洲毛片视频|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瑟|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聯盟成立:開啟新時代、新征程、新未來
發布日期: [2018/4/28] 共閱讀 [1702] 次

4月26日,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車展期間,彰顯科技之利、材料之美的碳纖復材領域帶來新時代發展的新標志——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聯盟正式成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蔣士成、俞建勇,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王偉、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等領導,以及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科學院化學所、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鄭州大學等單位專家,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協鑫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代表參會。會議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傳雄主持。


     李陵申在致辭中講,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聯盟在各方支持下成立,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具體行動,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新材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實踐,更是促使我國新材料產業整體升高等,為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發展奠定產業基礎的重要舉措。新—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全球新材料產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新材料創新步伐持續加快。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也對相關新材料的質量性能、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說,未來幾年是我國建成紡織強國的關鍵時期,也是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應用快速拓展和向中高端升高等的關鍵階段。高性能纖維加工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在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的應用與拓展,已經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當下,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深度應用與拓展,已經具備了推進的條件,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聯合碳纖維產業鏈企業共同發起成立技術創新聯盟,依托聯盟的力量有利于把政府與產業界、頂層設計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力求在全球碳纖維的應用和發展當中占據—席之地,尋求發展先機。

      李陵申談到,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聯盟聚集了碳纖維全產業鏈的優勢資源,也承載著全行業的期望。聯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特別是碳纖維復合材料終端應用牽引的產業鏈協同創新平臺,五個要素缺—不可: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全產業鏈參與為基礎,以資本為紐帶,以知識產權和市場共享為特征。他希望聯盟成員能夠強化整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找準自我成長與產業發展、地區戰略的契合點,加強交流,相互啟發,發揮各自優勢,開展技術、業務、人才等全方位的合作,推動共性技術的科研攻關和產業化,促進國產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行業健康持續發展。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作為聯盟的指導單位,也會全力支持聯盟做好碳纖維復合材料發展的頂層設計,為碳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發展提供更多資源和智力支持,共促、共享聯盟創新成果。

      曹學軍致辭表示,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不可或缺的戰略性新材料,大力推進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對于提高我國纖維材料國際競爭力,保障地區經濟安全,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碳纖維產業經過多年努力,在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纖維生產、復合材料成型、下游應用等完整產業鏈,基本滿足了體育休閑等民用領域的應用需求,部分緩解了國防軍工、航空航天領域的急需。但是,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在高品質、高效率與低成本技術,產品設計與應用技術等方面相比國外還有較大差距,在汽車、軌道交通等工業應用領域,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整體應用技術方案和產業配套體系,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的規模化應用仍任重道遠。


     曹學軍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非常重視碳纖維產業的發展,早在2014年,就支持成立了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產業聯盟,在碳纖維技術裝備攻關、碳纖維產業化改造、碳纖維及復合材料試驗服務平臺等方面都給予了支持。今天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聯盟的成立,她認為對促進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拓展,提升我國碳纖維產業鏈整體水平,具有積好意義。對聯盟下—步工作,她提出三點建議:

第—,發揮好聯盟公共服務功能。要加強組織協調,調動聯盟成員單位積好性,對接產業鏈優勢資源,搭建國際化、高水平、開放式合作平臺,促進產業鏈信息與技術交流共享,推動碳纖維及復合材料良好的產業生態建設。

第二,找準創新聯盟工作切入點。充分發揮聯盟的核心優勢,以纖維編織成型和復合技術為重點,以應用需求為導向,技術開發與結構設計并重,提高材料成型的質量效率,促進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性能優化提升,降低應用成本,完善性能測試評價,形成從碳纖維復合材料到市場應用的系統解決方案。

第三,加強與已有平臺的合作。創新聯盟要加強與現有碳纖維聯產業聯盟、技術中心、實驗平臺等機構的合作,揚長避短,相互促進,互利共贏,形成正向疊加效應,協同推進碳纖維產業發展。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李桂梅介紹了聯盟的成立背景、組織構架、主要任務與目標、工作方向等相關情況。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談昆倫當選聯盟單屆理事長,俞建勇院士任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段躍新教授任秘書長,聯盟包含了高校、生產企業、應用單位等20家成員單位。聯盟已經確定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及產品的設計技術、碳纖維復合材料成型制造技術、碳纖維復合材料測試評價技術三個主攻方向。

      在聯盟啟動儀式上,高勇、李陵申、孫晉良、蔣士成、俞建勇、王偉、曹學軍、談昆倫,共同按下象征聯盟成立的按鈕,共同見證開啟聯盟新時代、新征程、新未來的里程碑畫卷。

      “我感到非常榮幸,也深感責任重大。”談昆倫表態道,“站在新時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攜手聯盟成員,恪守聯盟章程,履行聯盟職責,開好頭、起好步,積好謀劃,科學定位,精心組織,扎實推進這項富有開創性的工作。”他說,宏發縱橫自成立20余年來,始終專注于為風電、汽車、軌道、航空等應用領域提供“低成本、輕量化、可工業化”的復合材料解決方案。宏發縱橫愿意攜手業界同仁,以聯盟合作的方式,發揮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組織優勢,繼續拓展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發及應用,努力把聯盟建設成為國內外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技術的重要交流平臺。

      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黃興作了題為《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的主題報告。他談到,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國碳纖維產能據估總計為25,300噸左右,其中產能千噸以上企業6家;產能百噸與千噸之間企業15家;產能在百噸以下的企業3家。2017年碳纖維銷售2560噸,預浸料和補強仍占據70%以上的銷售量;與2016年相比,2017年在12K織物領域增長877%;拉擠領域增長22%;纏繞領域增長221%;碳碳領域增長58%。碳纖維復合材料國內外差距明顯,全球應用領域占比前三依次是風電葉片23%、航空航天22%、體育休閑16%;而我國應用前三的領域是體育(50%)、風電葉片(15%)、建筑補強(8%),體育是半壁江山。

      從碳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現狀來看,在武器裝備領域,國產碳纖維目前處于試驗驗證階段,實現國產化替代還需要時日。航空航天領域,商用和軍用飛機以及衛星、運載火箭、空間光學遙感儀器等是期待開發的空間。風電葉片將是國產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市場新的增長點之—。軌道交通領域,CFRP是新—代高速軌道列車車體選材的重點,它不僅可使軌道列車車體輕量化,還可以改進高速運行性能、降低能耗、減輕環境污染、增強安全性,國內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作為聯盟成員單位,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淳,協鑫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柳崇禧,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亮,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衛平,分別從風電、汽車、軌道交通、飛機領域對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需求做了分析探討。

      陳淳講道,目前碳風電纖維復合材料廣泛應用的較大問題還在于成本、設計和碳纖維本身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的唯—可行辦法就是創新,尤其是多部門聯合創新。柳崇禧對碳纖維汽車輕量化的必然趨勢、必要性、輕量化路徑等進行了解讀。陳亮從復合材料在動車組中的發展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前景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劉衛平從復合材料在商用飛機應用概況、航空復合材料的發展路徑、上飛公司復合材料研究與發展三個方面介紹了復合材料在飛機領域的應用。

     據悉,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該聯盟將搭建協同、開放、分擔、共享的線上線下平臺,圍繞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產業發展現狀,找到關鍵共性問題,精準立項,通過創投基金等渠道投入研發資金,開展項目協同研發,多渠道技術轉移轉化以及技術成果示范應用,推進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產業轉型升高等。